狠心还是深爱?一位母亲对孩子叛逆忧郁的独特应对
- 来源:家庭教育网
- 博主:叛逆孩子教育
- 日期:2025-04-08 17:31:25
- 浏览次数:次
孩子叛逆忧郁,妈妈的一次狠心让孩子未来更美好!
前言:
负罪感是一种折磨人的感受,它在人的心中久久不散。尽管痛苦,但很多来访者却难以割舍,因为带来这种感受的正是他们的父母。孩子没有选择,只能默默接受父母这种“有毒的爱”,最终陷入抑郁。
当孩子抑郁了,家长才慌张起来,他们不明白:“我全心全意爱孩子,对他那么好,他为何还不知足?为何还抑郁?”殊不知,正是父母自我感动式的付出,用“没有边界的爱”浇灌出了抑郁的孩子。
很多强势的父母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认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指导和安排他们的人生,美其名曰:“我吃过的亏不能让孩子再吃一遍。”于是,父母开始了事无巨细的养娃模式,最终导致孩子抑郁。
父母将孩子视为私有作品,而非独立个体,哪还有隐私可言?孩子心里不舒服,在父母“我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领情?”的数落中,一边说服自己接受,一边愧疚于自己的反抗,最终失去了自我,被抑郁牢牢掌控。
由此导致抑郁的孩子,普遍会产生这样一种心态:“我的人生都被爸妈安排好了,自己不会比他们安排得更完美,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一、不被尊重的爱是有毒的爱
在接触众多案例后,我们发现,大部分被“包办”的孩子自体虚弱,但这是他们的错吗?当然不是!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大包大揽”并非真爱。家长们不妨换一种爱的形式,有时“狠心”一点反而是救了孩子。
孩子抑郁后,家长过度关注反而适得其反。因为过度关注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正常、心理有问题,从而更加敏感、多疑、自卑。家里人只需照常忙自己的事,等他们主动求助时再关心帮助。
无论是思想、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适当放手。正如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所说:“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特定秩序,建立心理边界并非自私,而是让你的事情归你,我的事情归我。”孩子同样需要尊重,尊重就是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做事、说话,不指责、不干涉、不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
正所谓“慈母多败儿”,倘若不狠心,把孩子培养成“妈宝男”“爸宝女”,他们一辈子没有主心骨,离不开父母,哪会有出息?
天才少年张炘炀10岁考上大学,16岁博士毕业,却因父母的过分干涉和强势打压,28岁时仍不工作,过着摆烂的人生。他的父母不尊重他,最终害了他一生。
二、没有边界感的父母有多窒息?
以爱之名行控制之事,是中国式传统家庭的教育理念。正如热播剧《承欢记》中的妈妈,从不敲门就进女儿房间,偷看聊天记录,不允许女儿有隐私,凡事都要插手,令人窒息。
现实往往比剧情更无奈。几个月前有新闻称,一个爸爸因看不惯大一女儿赖床玩手机,竟掀开被子拍照发到家庭群,女儿一气之下拿菜刀,吓得妈妈报警。这样的事,她从小到大一定积累了很多次,这次终于爆发了。
有一对开明的父母真的很重要。作家刘墉就很注重边界感,看到奶奶经常直接推开儿子房间门时,他意识到该给青春期的儿子装上门栓了。充分给予孩子独处时间有利于他们成长,当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也自然能学会尊重,更加体会到父母的爱。
心理学家认为,小孩5岁就有小秘密了,家长应保护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教会他们守护内心。家长还应允许他们说“不”。著名教育专家王人平说:“父母的爱应像阳光一样温暖滋养孩子,同时给他们自由,而不是吞噬和消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的,发展出他们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是对孩子最好的教养。”
三、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学会放手
这世上很多情感都是为了相聚,唯有亲子情感是为了分别。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曾说:“做一个妈妈的成功就是让你的孩子能够成功地离开你。”最终要放手,让他走向自己的世界,成就自己的人生。正如歌词所唱:“有一种爱叫作放手。”
这方面,人类应向动物学习。猫科动物中,幼崽成年后必须离开妈妈,要么自己开拓领土,要么妈妈把领土让给孩子。如果孩子不离开,妈妈会用攻击方式驱赶。这是“天道”,适者生存,看似冷血无情,但它们征服了野外恶劣环境,一代代繁衍下去。
许多家长一面盼望子女快点长大、出人头地,一面又害怕他们长大、脱离掌控。孩子也很矛盾,聪明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一味顺从的孩子,家长又想要他们有主见。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当你埋怨乖孩子“杵窝子”,在外边唯唯诺诺时,有没有想过:他们之前也曾想和你平等沟通、表达观点,而你却心生抵触,把耐心化为指责,激起了他的心理防御,让他丧失了这个特质呢?
说这些并非归罪于谁,而是在寻找抑郁的归因。追本溯源,才能解决问题。万万不可为了占有欲和私心,对问题视而不见,找理由开脱。
要记住,他们首先是独立的人,其次才是你的孩子。他们将来会成为别人的丈夫、妻子、父母。所以,爱他,就学会放手。爱他,就“狠心”一点吧。
-- 了解李锋心理教育中心 --
李锋教育通过心理素质培训、拓展训练、领袖能力、演讲能力、同步训练、习惯养成、感恩孝道、激发梦想、贫困山村体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长达50天的训练培训,旨在让孩子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根本上建立孩子自觉学习,行为规范的健康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