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孩子对待考试越来越焦虑怎么办?

  • 来源:叛逆孩子教育学校
  • 博主:青少年叛逆教育中心
  • 日期:2020-12-21 14:18:39
  • 浏览次数:

一位妈妈说:我女儿上初中二年级,平时上课专心、作业认真,可想不通的是,每次考试,她的成绩总是不理想。她对考试也十分犯怵,考试之前那几天会很紧张,吃不好,睡不好,甚至还因此拉肚子,真不知该怎么办。

一位学生向教育专家“求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三学生,即将面临升学考试。模拟考试结束了,我的成绩很差。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收获?连我最有把握的科目都没考好,我......真的绝望.了.....考不上重点中学怎么办啊?


上面这两个例子中反映的都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症状。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在考试来临前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焦虑;另一类是指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如“怯场”“晕场”等。最初的状态为生理反应,例如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额头出汗、手足冰凉等;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苦恼、烦躁、无助、担忧等情绪体验;有时也会产生胆怯、缺乏信心和自我否定等心理。

这种状态影响考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活性,降低应试的注意力、记忆力,使复习及考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导致考生无法参加考试。有的考生因此反复逃避考试,严重者可能发展为精神障碍。

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心理障碍,它是个体在不良教育环境下由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外因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内因与个体的个性、抱负、早年经历、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关。多数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有意或无意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为了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克服困难。而困难的出现和克服,会引起人内心的不安和紧张,严重时就会给人带来恐惧,使人形成焦虑症状。有关研究结果表明,78%以上的学生在听到老师宣布考试的时候都会感到紧张。

因此焦虑是难免的,但焦虑的产生与程度在个体之间有很大差异。如好胜心强的学生对一般性的小型考试,也可能会忧心忡忡, 产生焦虑;而缺乏上进心和自尊心的人,也许对重大考试也持无所谓的态度,其心理、生理反应都不显著。因此,要辩证地看待考试焦虑的影响。考试焦虑的产生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

1.积极备考,形成良好的考试状态

充分而良好的准备状态,是预防过度焦虑的最有效方法。比如考前两天,复习要有所侧重,只要检查一下重点内容是否基本弄清就可以了;让孩子可以反复暗示自己“复习很充分,一定会考好的”。考试前要睡眠充足,精神愉悦,要尽情放松,看看花草,散散步,缓解心理紧张度,听听音乐舒缓心情,打打球调剂大脑,合理作息。一定要避免思考过多,精疲力竭。同时,要帮助孩子准备好考试时所需的文具等。

2. 改变认识,减轻心理负担

教孩子正确认识考试的目的,以平常心态对待它。考试只是对学习成绩的一次检测,而不是学习的全部目的,更不是命运的最终裁决,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不要把考试的意义片面夸大,如果带着强烈的求胜动机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去复习、考试,情绪焦虑程度就会越来越强烈,临场发挥就越失常。因此,越是临近重大的考试,越要适度降低求胜动机,减轻心理负担,真正做到轻装上阵。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不气馁。

3.冷静处理“"怯场”

告诉孩子,当意识到自己出现怯场现象时,不要惊恐慌乱,可以先安静下来,暂停阅卷、答卷, 静静伏在桌子上稍作休息,转移注意力,停止有关考试活动的强制性回忆。即当遇到情绪极度紧张时,全身放松,多沈嫩深西均匀的呼吸还可以用默默数数的办法来暂时转移注意力等。

4.积极暗示,挖掘潜能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总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忆中,情绪肯定低落、焦虑,且效率不高。如果满脑子都在想“我”怎么学不好、记不住,那就不利于大脑正常发挥作用。要教孩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我绝对有能力学习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人考试。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助于增强自信、排除焦虑,充分挖掘潜能,提高复习效率。

-- 了解李锋心理教育中心 --

李锋教育通过心理素质培训拓展训练领袖能力演讲能力同步训练习惯养成感恩孝道激发梦想贫困山村体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长达50天的训练培训,旨在让孩子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根本上建立孩子自觉学习,行为规范的健康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